行业集中度,简单来说是指一个行业前n家较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,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。文章开始前,想先问一问大家,觉得今天中国奶粉行业集中度如何?是高还是低?
中国奶粉市场集中度
相关数据显示,2021年婴配粉市场的CR3和CR10分别为43.7%和82.1%,较2020年分别提高4.1和4.8个百分点。
如果,你把它与美国、英国、日本等国家奶粉市场高度的集中化相比,它或许并不是很高。
比如,以美国为例,据了解,美国婴配粉98%都由本土厂商生产,其中,雅培、利洁时、雀巢3家就占据了95%的市场份额,尤其是雅培,市场份额超40%。今年美国“奶粉荒”背后,也充分反映出美国奶粉市场的高集中度。
所以,从数据来看,中国奶粉市场头部企业的集中度似乎并不高,CR3才43.7%,CR10才82.1%。但从中国奶粉市场实际出发,大家的感受情况怎样呢?
这里首先想给大家强调的一点是,中国奶粉市场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。
比如,中国庞大的母婴市场孕育出母婴专卖店、商超、电商等丰富业态,再加上全国各省地域不同、文化不同、消费不同、市场不同,渠道多元化发展愈发明显。
比如,中国奶粉市场厂家和品牌众多,即使2017年奶粉新政实施后,奶粉品牌从两千多个减少到4百多个,玩家也济济一堂,并且在与国外不同的操作和利益分配模式下,人多也有饭吃。
所以,其实不能把中国奶粉市场的集中度数据与国外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,来评判它的情况,而要结合中国市场实际现状。
正如在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,“目前,中国奶粉头部品牌集中度是比较高的,前十家市占率达到80%,这个集中度基于当下中国奶粉市场,已经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情况。”
就像很多渠道也表示,当下中国奶粉市场已进入高度品牌集中化阶段,看着产品很多,但能卖的没几个,连锁门店已经开始感受到集中化的痛苦。
集中化下渠道的痛苦
怎么说呢?举一个例子。
近两年,奶粉的终端成交价一降再降,可以说已经到一个非常低的位置了,尤其是今年,牛奶粉的价格往往就在两百出头,有的甚至两百以内,羊奶粉的价格也多在二百五六,三百以内。
在此之下,如果说市场份额排名前列的品牌的核心单品价格太低,反馈在门店销售上就是,不只是其他品牌旗下的产品很难卖出去,门店里该品牌的渠道型产品也很难卖出去,因为既然价格都差不多了,消费者干嘛不买认知度更高的,自己听过、知道的产品。
主流产品对其他产品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“降维打击”,最后的结果是,绝大部分奶粉品牌的产品价格都很难上去,流量产品亏本卖,渠道产品没得卖,门店想要利润真的很难。
很多渠道商和奶粉圈交流时就常常反馈到这个问题,这让大家感到非常痛苦。因为,在这种情况下,渠道是没有盈利能力的,整个奶粉的利益链条是崩塌的。
所以,甚至有渠道商建议说,希望这部分强品牌力的头部产品进行一定的提价,因为这将是一种对渠道利益有所修复的方法。涨的价格差就是渠道的利润恢复空间所在,当然也是其他产品的生存空间所在。
不过现实是,头部品牌都想着进一步集中化,因为不涨,那大家就一起熬,很多中小品牌就会被熬死,市场集中化也就进一步提升了,最后剩者为王,就是实力选手的角逐。
并且,不只是价格和利润这一块,在品牌集中化提高的当下,还存在部分渠道的推介能力减弱、消费者的教育成本升高等问题,于渠道而言真的很难。
品牌集中化进程加速
当然,伴随市场的发展、竞争的加剧,品牌的集中度还在进一步加速提升。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头部乳企各方面动作加快。
比如,收并购。
近日,伊利收购了菲仕兰位于中国沈阳的婴配粉生产工厂——“菲仕兰乳业有限公司”,进一步扩充婴配粉工厂实力,据悉该工厂为菲仕兰在华唯yi婴配粉工厂,此前生产子母这款婴配粉。
早在去年,飞鹤收购小羊妙可和陕西绿能生态牧业;宜品收购青岛奥特种羊场;伊利收购澳优,全面加码婴配粉市场……而今年以来,先是美赞臣中国收购美可高特,再是达能收购欧比佳,多美滋重回达能……
在这阶段的收并购中,注册婴配粉工厂和优质奶源无疑成为争夺核心。强者愈强,头部企业的整合机会来临,在下一发展阶段竞争优势加大。收并购的直接结果就是集中度的迅速提升。
比如,产品上新。
今年以来,头部品牌产品上新频率和铺市速度明显加快,截止目前,奶粉智库网今年已录入超135个婴配粉新产品。据笔者不完全统计,就今年上半年,仅飞鹤、伊利、君乐宝、澳优、美赞臣等企业,就推出了超30款新品,比如金领冠倍冠、金领冠悠滋小羊有机A2奶源版、飞鹤舒贝诺A2奶源版、君乐宝臻唯爱、诠臻爱、旗帜、佳贝艾特悦白有机奶源版、海普诺凯1897喜致等。
并且,飞鹤、伊利、君乐宝等还有一些已经通过配方注册的产品,也将在今年下半年重磅上市。
头部品牌众多新品上市的背后,是其对二次配方注册和新国标机遇的加速抢占,是其对品类的加码布局和对渠道的深度拥抱,是其产业链实力和综合能力的充分体现,也是通过产品全方位的组合和渗透,品牌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。
全面的竞争已然打响,奶粉市场的集中度不断升高。
集中化的深思和发展
所以,当下,头部品牌对中小品牌的挤压,是从产品、品牌,到价格、渠道等方面的全面围剿,大吃小、强吃弱,市场筛选和淘汰进一步加快。不过,就算市场集中度再高,基于中国丰富多元的母婴市场,中小品牌也永远会有生存空间,只是最后能留下来的中小品牌一定有其核心生存力和竞争力。
并且,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,不只是大品牌对中小品牌的吞噬,头部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将愈加激烈,强碰强,强吃强,di一的宝座,前三的冲刺,一二三梯队……奶粉行业的格局在整合中发展演变,每一个有想法、有实力的选手都卯足了劲加速狂奔。于头部品牌而言,对时机的把握、战略的正确决策、渠道的口碑与支持等都是制胜的关键。
除此之外,除了品牌与品牌的博弈,还有品牌与渠道的博弈,伴随着头部品牌高集中度,头部效应愈显,在品牌与渠道的合作关系中,头部品牌的话语权愈强,主导作用增强,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和倒逼渠道集中度的提升,以及渠道核心竞争力的提高。最后,是整个行业,各端口的强强合作加深,产业集中度的提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奶粉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整个过程中,伴随着极强的人口红利、市场红利、品类红利、政策红利,伴随着婴配粉质量安全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需求多元化、差异化的满足。所以,当我们客观来看集中化进程时,利与弊都会存在,从整个行业来看,其一定程度上推动婴配粉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
总之,中国奶粉市场集中化将如何发展?将进行到怎样的程度,还未到可以窥见结局时。不过,可以确定的是,伴随着头部品牌的大动作,以及即将到来的二次配方和新国标注册,行业集中度正在加速提升。头部企业将会愈发受益于集中度,但也不允许犯一丝错误,竞争将更加充分和残酷。这是强者的时代,要想留下来,就往前面冲,加深护城河,不断与时间赛跑,与机会赛跑,抢占更大的竞争优势。
就像宋亮说道,“目前来说,奶粉行业需要的是,一,良性健康的竞争;二,充分的竞争。”
(来源:奶粉圈)